当前,我国正向着科技强国目标迈进。近日,“国家名片”又传来了好消息,据媒体周一(8月2日)最新报道,2021年7月31日,我国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开通一周年。
北斗系统的开通,意味着我国的卫星导航系统进入独立自主化。自全球组网以来,我国的北斗导航系统的业务范围就涵盖了全球超120个国家,供全球近20亿的用户使用。
据悉,我国北斗系统运用在各个领域中,包括农业、林业、交通运输业、防灾救灾、高端产业等,能够为这些领域提供精准的定位服务,有效缩短时长,节省运作成本。数据统计显示,我国当前已有3.63万辆邮政快递车、超700万辆道路营运车辆以及近1600艘公务船舶安装了北斗定位导航系统。
此外,我国北斗相关产品也被出口至其他国家,北斗产业呈现出蓬勃成长的状态,数据统计显示,截至2020年,我国北斗产业总产值已经突破4000亿元,平均每年增长超20%,该系列产值成为继雅万高铁之后又一成功冲破4000亿大关的“国家名片”。
北斗系统在非洲、东盟、西亚等地区均得到广泛的应用。并且按照当前的发展速度,到2025年,北斗产业总产值或能突破1万亿。
为什么我国需要建立北斗系统呢?那是因为卫星导航系统对于国家各个行业都有极大的推动性作用,从交通运输到航天航空都扮演着重要角色。要知道,全球第一大经济体美国在卫星导航系统的研发上是先行者,该国在该领域占有的着最多的市场份额,因此,要想挣脱卫星导航系统的束缚,就必须让卫星导航系统进入国产化。
北斗系统将紧随经济社会发展需求,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、智慧生活的需要,不断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活力新动能,赋能各行各业提质升级。
在国家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,2035年前还将建成更加泛在、更加融合、更加智能的国家综合PNT体系,构建覆盖天空地海、基准统一、高精度、高安全、高智能、高弹性、高效益的时空信息服务基础设施,服务全球,造福人类。走向全球的中国北斗,大有可为,未来可期!
(来源 :网络)